今日实时汇率

1 美元(USD)=

7.3339 人民币(CNY)

反向汇率:1 CNY = 0.1364 USD   更新时间:2025-01-04 08:02:32

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,中国需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,灵活应对外部挑战。中国央行通过精准调控政策,有望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。稳中有动,或是2025年人民币汇率演绎的主要逻辑。

作者:欧阳晓红

封图:图虫创意

导读

壹  ||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。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态势的不同,导致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出现差异。

贰  ||从短期来看,在市场利率延续下行态势下,债券牛市或持续上演。

叁  ||  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,中国需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,灵活应对外部挑战。

利差与汇率走势皆为表象,根源在于经济周期与政策取向的选择。2025年,人民币汇率会如何演绎?不妨将目光投向经济加减法,以及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量与价。

一方面,美联储于2024年12月18日如期降息25个基点,美股也因此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;另一方面,明年中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中美货币政策路径的选择,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球经济结构性变化对市场的影响。其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货币政策逻辑?

不同的货币政策逻辑

时间回到降息与强美元并存的十天前,以探究不同货币政策逻辑结果之成因。

美东时间12月18日,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,并表示未来降息的步伐将放缓。《经济预测摘要(SEP)》显示,2025年美联储将有两次降息,2026年有两次降息,通胀预期显著上升,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略有增强。《经济预测摘要》代表了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增长、就业、通胀和政策利率的基准预测。

巴克莱银行分析,如市场预期,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了25个基点,令利率更接近决策者认为的中性水平,但通过声明、新预测和新闻发布会传达了整体鹰派的定调。

本次会议声明中,在“考虑额外调整”后加上“程度和时间”,表明美联储计划放缓降息步伐,2025年1月份的议息会议可能会暂停降息。新的《经济预测摘要》大幅上调通胀预期,同时显示2024年和2025年的实际GDP增长和失业率中位预测比9月份更强。在新闻发布会上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,美联储未来的行动应会更为渐进,至于是否进一步降息,会关注“通胀方面的下一步进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强劲”。

巴克莱银行预计,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25年仅会降息两次,分别在3月和6月,每次25个基点;2025年下半年,由于进口关税提高和实施更严格的移民管控措施,核心PCE通胀水平将再次上升。

由此可见美国货币政策背后的鹰派立场。尽管美联储在2024年12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,但其核心利率仍处于高位。由于美国经济增长表现优于预期,且通胀尚未完全回归目标区间,市场对未来降息步伐持谨慎态度。

在这般情形下,美国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攀升,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年初的3.5%攀升至当前的4.6%。这反映出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及长期通胀风险的定价。

2024年,中国央行实施了累计1个百分点的降准,并多次下调政策利率。这些支持性措施旨在支持经济复苏。

其结果是债市收益率下行。在流动性充裕和市场避险情绪的共同作用下,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。但美国货币政策预期变化,令其国债收益率突然大幅上行,中美利差的差距在加大。

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,2024年,为稳固经济运行,决策层采取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,量、价、结构协同发力,全力稳增长、提信心,并着力推进货币政策框架演进,提升利率传导效率。在此背景下,流动性稳健宽松,各市场利率均有下行,其中债市利率下行幅度最大,市场抢跑明显;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幅可观,存量贷款与新发放贷款的定价水平趋同;企业贷款利率降幅相对较小,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;存款端利率相应跟进,进一步强化存贷利率之间的协同性,呵护银行息差。

有分析观点认为,美国经济在高利率环境下表现出一定韧性,通胀黏性较强;而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。不过,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。两国经济增长态势的不同,导致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出现差异。

汇率跟着利率走

毕竟,汇率总是跟着利率走——利差与汇率的联动机制不言而喻。

逻辑上,在“高美债利率+强美元指数”组合及资本趋利驱动下,较高的美元资产收益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,也可能加大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出压力;而利差扩大亦导致新兴市场的汇率持续承压。近期,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下行至7.2999。

不过,中国央行可通过多项汇率调控举措稳定市场预期,其中包括中间价窗口指导、逆周期因子、增加外汇衍生合约保证金、大行干预即期市场、缩减离岸人民币池子、加强资本管制、强制部分央企结汇等。同时,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提振经济基本面,从根本上稳定人民币汇率。

在温彬看来,2025年,稳内需重要性提升、财政政策延续发力等多因素叠加,货币政策需继续加码,延续偏宽松基调。降息降准仍有一定空间,但内外约束再现,预计中国央行将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,更大程度发挥政策间合力,来体现适度宽松的基调。

“政策加码基调明确,各市场利率将延续下行态势,但伴随政策逐步显效和利率过快下行的约束显现,利率降幅有望收窄。同时,随着内外环境和经济运行变化以及政策的相机抉择,市场预期调整可能加大,进而放大利率的波动性。”温彬表示。

从短期来看,在市场利率延续下行态势下,债券牛市或持续上演。

降准、降息等措施使市场资金面处于宽松的状态,机构资金加大配置债券,推动收益率下行。此外,房地产市场尚未企稳,股市震荡,债市成为市场资金避险的重要选择。

回顾2024年,中国央行通过多管齐下的政策调控,关注债市交易风险并力促市场健康发展,可谓用心良苦。

未来,政策仍需在“宽松”与“稳定”之间取得微妙平衡,以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。

2025人民币汇率展望:稳中有动

利差与汇率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。中美利差会影响人民币汇率。中国央行通过政策工具箱之调控和基本面的改善,维持汇率在合理区间波动。

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,需要关注多重因素的博弈,例如通胀与资本流动。若美国通胀回落快于预期,中美利差缩小,将有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。

近期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,全国共有从事第二、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万家,比2018年增长52.7%;从业人员42898.4万人,增长11.9%;个体经营户8799.5万户,从业人员17956.4万人。这一全面摸底的数据,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,为稳定市场信心提供了基础。

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,从宏观目标来看,各国关注的不仅是GDP的“量”,还有“价”。后者与居民预期、企业盈利更为相关,价格问题还会影响“量”的增长。我国将“促进物价合理回升”作为政策的重要考量,但鉴于当前物价持续低位,其在政策目标中的权重将影响未来逆周期政策的力度。

民生证券认为,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推动信贷扩张,提振投资与消费活力。

从政策工具来看,伍戈表示,中央财政“自上而下”扩大赤字应属“超常规”,但实效取决于化债之外的增量资金有多少,以及地方“自下而上”的举债意愿能否真正提升。若将汇率作为工具而非目标,并增加弹性,有助于应对关税冲击、改善出口,更有利于打开国内利率空间。

展望未来,伍戈指出,价格在宏观目标中的权重有待增加,但未必能在短期内见效。广义财政赤字率有望提升,但剔除化债等存量资金用途后,投向经济增量发展的赤字抬升幅度有限。汇率弹性可能加大,并部分对冲关税冲击。适时降准降息仍是多重约束下的渐进过程。

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,针对特朗普关税威胁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,不应简单套用特朗普“1.0时代”的经验。

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?管涛认为有三种可能情形:一是美国经济“软着陆”。若美联储仅实施预防性降息,美元可能依旧偏强,届时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或将回归双向波动格局。二是美国经济“不着陆”。如果美联储在预防性降息后暂停行动,美元可能再度走强,人民币汇率也将面临进一步压力。三是美国经济“硬着陆”。若美国经济出现明显衰退,美联储势必大幅降息,美元或趋势性走弱,这将为人民币汇率拐点的到来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
也有专家认为,美国经济仍具韧性,“软着陆”已成为市场共识,会驱动实际利率上行。

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背景下,中国需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,灵活应对外部挑战。中国央行通过精准调控政策,有望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。

稳中有动,或是2025年人民币汇率演绎的主要逻辑。